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表面之下的潛意識平面(黑暗的最後避難所)》

潛意識是我們被拒絶的衝動和習慣的儲藏室

一個人有許多事物是不想保留的,並把它們從顯意識驅逐出去,但它們去到了那裡,藏了起來,因為這是人們意識不到的潛意識;但它們並未完全離去,當他們有機會重新出現時,它們就會出現。


比如,有一個壞的身體上的習慣,在某種意義上就是身體處於倒轉它平衡的習慣中---我們稱呼它為生病,你知道的;但是,通過不好的習慣,身體機能會變得有缺陷。你通過集中精力並應用在這一缺陷上來應付,使它消失,但它不會完全消失,它進入了潛意識。然後,當你無防備時,當你沒有恰當得給予專注並防止它顯現時,它就出現了。

你認為了幾個月甚至幾年,你認為你已經完全移除了令你受苦的病痛,於是不再給予專注,突然有一天它回來了,因為它從未離開;它再次從潛意識浮現,除非那個人進入這一潛意識並改變在那裡的東西,那就是,除非那個人將潛意識轉變成顯意識,它總是這樣發生的。

而方法就是---如果每樣浮現的都被意識到,在那一刻它就必須被改變。還有一個更直接的方法:在一個人全意識的情況下進入潛意識中並工作,但這很難。但只要不這麼做,那個人所做的所有努力---我意指物理上的,身體上的---總是會被撤銷(變成無用功)


潛意識控制着物質-因素-事件

物質-因素-事件處於這一力量(潛意識)之下,因為它們是在那被創造的---所以在我們看來物質-因素-事件沒有意識(不穩定,突然降臨)。物質身體也因同樣的原因處於這一力量之下;所以我們對發生在身體內的事沒有覺察,絶大部分。

顯意識在我們睡眠期間進入這個潛意識,所以它對在我們之內發生了什麼沒有意識,在我們睡着,還期待一些美夢時。許多的夢境從潛意識中升起,由舊的記憶、印象等等組成。

在不合邏輯的方式中組合在一起。因為潛意識接收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做或者體驗的所有印象並保留,經常發送其中的碎片到我們的睡眠中。

這是存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由於顯意識的意志我們無法做些什麼。在我們之內工作的是更高的力量,在其自然進程中會讓潛意識向它打開並鎮壓在它的控制與光之下。

地球的潛意識以及個人的潛意識

潛意識是普遍性的,就像其他自然主要個體一樣。但有着不同的潛意識平面或者部分。地球上的一切都是基於無意識的,但也不是真的無意識,更像一個完全的“潛”意識,一個抑制或者干涉的意識,位於一切之內但沒什麼被製造或者表達。

潛意識位於這個無意識和顯意識的頭腦、生活、身體之間。

它包含了所有對生活的原始反應的可能性,從枯燥乏味和惰性的物質-因素-事件中掙扎而出,由一個恆常的緩慢進化和自我制定的意識所形成;它包含它們並不是作為思想、觀念或者顯意識反應,而是這些事物流動的實質。

但同樣所有顯意識的體驗沉入潛意識中,並不是作為精確的儲存記憶,而是模糊的但頑固的印象,這些可以在任何時候以夢境、呆板地重複過去思想、情感、行為等等形式出現,作為“複合物”在行動和事件等等中爆發。

潛意識是一切事物重複自己的主要原因,沒什麼被永久改變除了表面上的。也是人們說本性難移的原因,也是導致那個人希望擺脫的事物卻不斷迴轉的原因。

所有的種子都在那裡,所有頭腦的、生死攸關的和身體的心思(Sanskaras)---這是死亡和疾病的主要支持,也是無知的最後要塞(看似牢不可破)。一切在沒有被清除的情況下都是被抑制沉在那裡並保留為種子,時刻準備發芽或者翻湧。


在我們身體覺知中潛意識的位置

這個Muladhar(Root)(根)是物理意識適當的中心,所有位於身體之下的是透明的物質,就像它往下變成越來越多的潛意識,但潛意識的真正位置在身體之下,而真正的更高意識(超意識)的位置在身體之上


潛意識記錄一切

潛意識記錄一切,如果你有這樣的一個印象---一本普通的書沒什麼效果,這意味着你對自己之內發生的沒有意識。每次你把書往較低的顯意識讀,它加強了你的潛意識和無意識---它防止你的顯意識上升。就好像你扔了一桶髒水以便淨化潛意識。

當瑜伽的光/力量穿透潛意識時會發生什麼?

潛意識開始更容易地展示在它之內的事物.

事物在能夠觸摸或者影響顯意識前從潛意識升起並前往頭腦的意識中.

潛意識更少地成為無知和模糊運動的庇護所,而是成為對更高意識來說的一個對物質的自動反映.

它給予敵對勢力的秘密更少的隱蔽和通道.

在睡眠中更容易被意識到,並在夢中擁有更高的形態。敵對的夢---如建議可以被滿足並在夢和任何像被阻止的散發中自己停止.

清醒的意志會被放在夢中,在睡眠變得更有成效前.

謝謝Aurobindo公爵和母親Mira•Alfassa


原文:http://lightworkers.org/channeling/182911/subconscious-plane-below-feet-last-refuge-darkness

通靈:Be A Champion of God 翻譯:Nick Cha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d4aebd60101b44m.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