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帶著傳遞者表達出的思維能量波並構築他們生活的點滴。
♥話語的不同含義主要來自你們思維對其賦予的能量影響,在人類受教育及社會成長中,每個詞語都被解讀為不同的表像意思。
♥祈禱、請求、意願不代表你想要得到什麼,而只是你想創造更多體驗以更好的經驗自己。
♥“我意願”是你以自己本然狀態之名,那個本然狀態可以是內在神聖、高我或神的名義,通過這樣的意願,便能產生更多恩典與助力。
明鴻:我想請你們談談“意願”這個詞,經常為顧客編寫一些水晶祈禱文會習慣帶入這個詞,能否解釋下它與“請求”“祈請”之間的差別。
宇宙集體意識:
♥話語的不同含義主要來自你們思維對其賦予的能量影響,在人類受教育及社會成長中,每個詞語都被解讀為不同的表像意思,例如“鬥爭”,你們可以將它理解為競爭,又可解讀為為自由而戰。
♥在禱告時,我們認為不帶入任何思維能量或只是以存在(圓滿)的形式去表達,所做的祈禱是最強大直接的,因為思維能量會帶有極性,極性將產生差別,而後導致祈禱力量的衰弱或偏差。
人們還沒學會保持以正面/正向的觀點看待所發生一切或他們所說的話語,(事實上保持這個詞並不精准,事物無法被保持在某個點,一切都是運用的,除非你們回歸原本的狀態,“靜、存在”,在靜中能夠展現出真實完美的自己)。
♥話語帶著傳遞者表達出的思維能量波並構築他們生活的點滴。
♥我們認為話語是一種局限的表達,它無法精准的表述某個含義,往往會被大腦以過往經驗及當前狀態所扭曲。
♥當你們越快的提升,越需要在話語及意識投射方面有更多的自治力才不至於將無知顯化於外在。
♥(外在一切皆於自我日積月累思想、話語及行為投射創造)。
♥你們需要理解自己是生命創造者,時間及空間是給予你們創造的工具。
意願是一個強有力的表達,我們以概念性的方式來解讀它的不同之處。“請求、祈請”字面含義常被頭腦解讀為“我需要得到幫助、我是無助、匱乏的”,這是一種受限的思維模式。
如果你們能在 請求、祈請時不帶入任何想法,只是單純靜心表達並清楚自己原本具足一切(不用擔心,你是安全的)。
♥那麼這個表述將更容易被宇宙所接收到示現。
而意願是一種直接性的表明,但還是需要警惕大腦對意願這個辭彙所附加的條件(大腦習慣曲解不同辭彙的含義並在上面貼標籤)。
♥意願的表像含義指你們是創造者,“我意願幸福、喜悅的生活已到來(我創造我的幸福、喜悅與生活並正享受其中)”,它是一個能與你們本我及神性連接的精准辭彙。
♥當你們心識沒有被受限思維所影響,並表明自己獨立自主、完美及創造的能力,意願將直接表現為你與神同在並以它的名義宣告。
♥通過意願你自己的完美、獨特及神聖來表達你正在創造什麼,宇宙會以最適合你需要得到的方式給予,因為你已經表明自己的身份,創造者、神!
♥“我意願”是你以自己本然狀態之名,那個本然狀態可以是內在神聖、高我或神的名義,通過這樣的意願,便能產生更多恩典與助力。
當然,不管你們帶入何種祈禱文字,需要清楚的看到頭腦思維及內在想法。在祈禱中,不管是帶入請求、希望、祈禱或意願去表達,很重要的,清空你們大腦思維、覺知到內在對於渴望得到滿足的想法,並以圓滿、豐盛、完美的思維意識來抵消某種消極念頭。
通過祈禱前的靜心方式來做到,這樣便不會產生鐘擺效應(天羽今天向我解釋了鐘擺效應:
假設時鐘兩端分別為黑與白,當擺到白時便在凝聚力量而後會再次擺動到黑之中,這便是萬物一直在進化、動的狀態,若想脫離這一切並回歸圓滿,只能讓鐘擺停止在中間位置。
當然,不管你們帶入何種祈禱文字,需要清楚的看到頭腦思維及內在想法。在祈禱中,不管是帶入請求、希望、祈禱或意願去表達,很重要的,清空你們大腦思維、覺知到內在對於渴望得到滿足的想法,並以圓滿、豐盛、完美的思維意識來抵消某種消極念頭。
通過祈禱前的靜心方式來做到,這樣便不會產生鐘擺效應(天羽今天向我解釋了鐘擺效應:
假設時鐘兩端分別為黑與白,當擺到白時便在凝聚力量而後會再次擺動到黑之中,這便是萬物一直在進化、動的狀態,若想脫離這一切並回歸圓滿,只能讓鐘擺停止在中間位置。
♥不黑也不白,亦即超越二元對立,只是存在,那便是源頭的狀態。
♥看清一切,沒有區別,沒有選擇,沒有分離,一切只是存在于合一中並遵循宇宙法則自由演化)。
在此你們可以很簡單的學會一個道理,通過向宇宙表達你是完美、豐盛的,但你想體驗更多,如此,便能創造生命的奇跡(因為你們便是神,你們創造宇宙,宇宙要為你們提供所有豐盛以便在其中體驗,但如果你不表達自己是神,或只是在表達你的匱乏,那麼宇宙無法識別你的身份,因為神永遠是具足一切)。
♥如果你只是向宇宙不停的索要,下訂單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然處於完美狀態,那麼宇宙不會滿足這一切,因為它知道,欲望無法被填滿,你們原本具足。
♥只有發現自己已然處於完美,才能在意願的狀態中創造更多體驗。
♥祈禱、請求、意願不代表你想要得到什麼,而只是你想創造更多體驗以更好的經驗自己。
【宇宙集體意識】20150716《意願、祈禱文字的解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e86f690102vxr7.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