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各個生命階段的靈性意義

有時候我們可能誤以為靈性修行是直線式的旅程,經歷某種風景之後,達到遠方
的目的地:開悟。


其實不然,靈性修行應該被描述成愈來愈寬廣的環形或螺旋形旅程,在過程中開啟我們的心,讓我們的意識逐漸吸納生活中的一切,視之為靈性的整體。

每當修行達到新的層次時,原本處理過的議題還是會一再出現。所以,如何度過生活環境與修行兩方面的變遷,也必然是一再出現的問題。

二十五年前,拉姆‧達斯在《活在當下》(Be Here Now)一書中談到靈性生活的週期循環:
修行就像坐雲霄飛車,每次達到新高點之後,接下來通常是新的低點。

了解這一點,會比較容易度過這兩種階段……
除了上下的循環,還有內外的循環,就是在某些階段會覺得被拉入內在工作,只想找個安靜的地方打坐,有的階段卻想向外發展、回到日常生活。

兩種階段都是修行的一部分,日常生活發生的事對你的禪修有幫助,而禪修經驗也能幫助你以不執著的方式投入日常生活……
一開始你會認為修行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但後來就會了解你所做的每件事都是修行的一部分。

生活的變化不只是出於內在需求的轉變,也來自外在環境的轉變。佛陀教導我們,存在的本質就是不停的變化。

我們要如何在靈性修行中欣賞這些自然的生命週期?

我們必須先尊重生命會帶來不斷變化的週期,並接受這些週期帶來的內在任務,順著這個過程就能自然產生靈性的成長。

這雖然顯而易見,但我們的社會已忘卻這些自然韻律,並以各種方式教導我們忽略它們:孩子被強迫進食,盡早學習知識,而不是自由玩耍、以健康的方式學習;許多中年男人還沒有度過青春期,女人努力保持年輕,好像要逃避成熟;老年被視為可怕的挫敗。

不論哪一個生命階段,我們都缺少智慧的榜樣,也沒有啟蒙和成長的儀式。

當我們尊重生命的自然週期,就會發現每個生命爺階段都有靈性層面的意義,都能提供助長靈性的智慧與經驗。

舉例來說,靈性意識的主要來源之一是最早期的生活:生活在母親子宮時的美妙合一經驗。
我們的意識會牢牢抓住這個記憶和合一的可能性,運用到禪修之中。

當我們還是嬰兒時,體驗到初次看見、感受、觸摸這個世界的新奇感,以及身體感官和需求的直接經驗。

在我們認識和感受的對象中,重新喚醒這種直接的經驗,重新捕捉從自發而完整的的信任,是在日後修行中找到靈性基礎的關鍵。

許多人最初的靈性經驗發生在童年,那是生來就與神聖事物自然連結的經驗。童年時期的嬉戲、歡樂與好奇,都是重要的基礎,藉此在修行中愉快地重新找回這種精神。

如果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是尊重和關愛,這份關係就會成為其他關係中尊重和信賴的基礎。如果我們在子宮裡、嬰兒期或童年期擁有不好的經驗,就需要大量的療癒來恢復應有的幸福感。

但這些痛苦的經驗也可能刺激我們渴望真正的幸福,而每個人的童年都必然有某些時刻蘊含了覺醒的種籽。

青春期的獨立和叛逆提供修行所需的另一種性質:
堅持為自己找到真理,採納自己的經驗而非他人的指導。

當我們進入青年期開始承擔各種責任時,就會發展對他人的關懷,這種成熟能帶來人與人之間相互交融的感覺,滿足互相尊重和社會正義的需求,這足使我們覺醒而走上宇宙慈悲道路的來源。

成人生活自然會帶來靈性的任務與啟發,我們對家庭、社群、世界會愈來愈關心和負責,我們會需要願景,強烈渴望實現自己獨特的人生。

當我們成熟時,生活自然會出現沉思的特質,我們可以感覺到內在需要深思的時問、想要得到洞見、渴望與心保持接觸。

年老時,由於已見到許多生死的循環,內在就會滋生智慧與超然的態度。


作者: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
出自:踏上心靈幽徑-穿越困境的靈性生活指引/張老師文化 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